食堂承包:

15988111798

食材配送:

19521672004
食堂食材配送运输管理制度

时间:2025-4-02


第一章 总则 

为规范农产品运输作业,保障配送时效与产品品质,依据《食品安全法》《道路冷链运输服务规范》(WB/T 1102-2020)等法规,制定本制度。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冷链运输车辆的管理调度、温控监测、装卸操作及应急处理,确保农产品从仓库到客户全程处于安全可控的冷链环境。  

第二章 车辆与设备管理

1.车辆标准冷藏车配置独立制冷机组,厢体内壁采用食品级不锈钢,温度均匀性≤±1℃;新能源车辆占比≥30%,柴油车尾气排放符合国六标准。  

2. 设备维护每日出车前检查制冷系统、GPS定位、温控记录仪,填写《车辆点检表》;制冷机组每季度深度保养,冷凝器每月清洗,备用电源每月测试。  

第三章 温度控制规范

1. 预冷要求装货前1小时启动制冷,厢体预冷至规定温度(冷藏0-4℃、冷冻≤-18℃);使用红外测温仪检测厢体六点位温度,差异>2℃禁止装货。  

2. 运输监控全程GPS+温度双模监测,数据每5分钟上传云端,超温(冷藏>6℃、冷冻>-15℃)自动报警;开门卸货时启动蓄冷板,单次开门时间≤8分钟(夏季≤5分钟)。  

第四章 装卸与配送管理

1. 装货规范按“重下轻上、冷源优先”原则码放,距出风口≥30cm,预留通风通道;使用带温度传感器的叉车转移货物,装车时间≤25分钟(冷冻品≤15分钟)。  

2. 配送要求执行“定时达”服务:城区3小时、郊区6小时送达,客户预约时间偏差≤±15分钟; 签收时提供电子温度曲线报告,客户扫码确认货物完整性。  

第五章 卫生与安全

1.车辆清洁每日作业后清洗厢体,每周使用食品级过氧乙酸消毒,每月检测微生物(菌落总数≤100 CFU/cm²);禁止混装有毒有害物品,化工品运输后须空车消杀48小时方可复用。  

2. 行车安全驾驶员每日酒精检测,连续驾驶超4小时强制休息20分钟;山区路段限速60km/h,高速路段限速90km/h,急弯处提前10秒鸣笛。  

第六章 应急管理

1. 故障处置 车辆故障时启动“三级响应”:  

     - 小时内:启用备用蓄冷剂维持温度;  

     - 1小时内:调配备用车辆接驳;  

     - 2小时内:启动合作冷库暂存。  

2. 货损处理 轻微货损(包装破损<5%)现场换箱补送;严重货损(变质/超温)按成本价200%先行赔付,同步追溯责任环节。  

第七章 记录与追溯

1. 数据管理保存运输轨迹、温度记录、装卸视频≥180天,关键数据区块链存证;每月生成《冷链断链分析报告》,定位TOP3问题路段及时段。  

2. 绩效考核驾驶员考核指标:温度达标率≥99%、油耗≤28L/百公里、客户投诉率≤0.3%;全年无事故车队授予“五星冷链班组”称号,奖励年度绩效10%。